乘风起势逐浪高——看山东如何开创海洋强省建设新局面
时间:2021-07-10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三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立了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切实加强党对海洋工作的领导,统筹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全面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科技创新攻关、海洋港口整合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海洋开放合作深化。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实现13187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48%,海洋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转型升级 海洋产业加速崛起
山东将现代海洋产业作为全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协同发力、集中突破,海洋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加快海洋渔业、海洋食品、海洋旅游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个,占全国的40%;海洋食品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保持国内先进;打造“仙境海岸”旅游品牌,建设海洋精品旅游发展示范区,2020年全省海洋旅游业增加值达1835亿元。
聚焦鱼类工业化养殖,山东企业率先研发建造出海洋牧场平台、深海养殖工船、深水智能网箱等一系列深远海养殖装备。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在离岸13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成功养殖出高品质三文鱼,打破了国外垄断,拓展了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传统渔业结出硕果。潍坊、滨州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改良培育,自主选育出适合鲁北高盐度海域生长的“广泰1号”等盐田虾苗,一举突破虾良种选育“卡脖子”技术。
威海依托近千公里海岸线和大乳山等山景线构成的独特自然景观,打造标准化自驾旅游公路、全域旅游创建示范路、全要素集聚融合发展示范公路,总长1001公里,覆盖全市90%以上的旅游资源。
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围绕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276个海洋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中集来福士集团设计建造的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仙境烟台号”,实现11项重大技术突破和114项优化改进,拥有80%的自主知识产权;最核心的钻井模块实现国内组装生产。该企业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是目前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完成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
加快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山东已在部分细分领域实现领跑。潍坊豪迈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重要力量,东营威飞集团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滨州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第八家海洋软管制造商。
山东积极谋划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实施沿海工业园区“增水”、居民海岛“供水”、沿海缺水城市“补水”、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科技支撑五大行动,目前全省建成海水淡化项目39个,产能规模42.09万吨/日,居全国前列。
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山东设立了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建立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蓝色药库”已建成现代海洋药物、现代海洋中药等6个产品研发平台。青岛大力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产业基地,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
动能澎湃 海洋科研不断突破
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山东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科考平台等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海洋发展活力。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实验室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院士专家座谈会等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全省拥有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7个,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32个。
山东实施海洋领域重大创新工程58项,启动“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大科研专项。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发起的“海洋创新药物开发计划”目前进展迅速,同时布局的一批海洋新药中,有望三年内进入临床;蛟龙号、科学号以及海龙、潜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为集聚海洋创新人才,山东成立了由11位院士领军、25名专家组成的省委海洋委专家委员会,实行“领军人才﹢产业项目﹢涉海企业”支持模式,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积极搭建科企对接平台,开发上线了以“找技术、找项目、找人才、找工作”为主要功能、市场化运营的山东省海洋科企对接平台,为服务海洋人才和涉海企业合作对接搭建载体;建设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200多家涉海企业参与其中。海洋科技的澎湃动能,正成为山东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的有力支撑。
握指成拳 港口整合落子成势
通过持续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山东实现全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2020年,山东省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突破14.2亿吨,同比增长7.5%,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147万标箱,同比增长6.5%,新增集装箱航线36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首要任务是结束各港口长期以来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供求失衡的状况。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勾勒出改革“路线图”“任务书”。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将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整合到一起,一体运行、相互融合。
港口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化学反应。通过整合,产生新的业态、新的空间、新的能量,实现“1﹢1﹢1﹢1>4”的效果。根据各港口区位和腹地产业特点,山东港口集团重新梳理航线资源,设计物流通道,着力从传统的装卸港向物流港、枢纽港、贸易港转变,推进高质量发展。
守护底色 海洋生态持续改善
从筑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警戒线”,到守好可持续发展“生命线”,再到扮靓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风景线”,山东漫长的海岸线正焕发出巨大魅力。
山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实行“湾长制”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湾长,设置湾长147名;健全陆海污染防治体系,坚决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同时,推进海岸带保护立法,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224个,总面积9969平方公里,实现重要海洋脆弱区、敏感区生态红线全覆盖,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1.5%。
近年来,日照海龙湾实施退港还滩生态修复整治项目,恢复了1882米生态岸线,新增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原有的煤炭堆场腾出2000余亩城市发展用地,重点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将带动500亿元项目投资。
位于渤海和黄海交汇区的长岛,实施风机拆除、裸露山体治理、岸线修复及近海养殖设施拆迁腾退,系统保护修复“山水林海城”,环境和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位于潍坊昌邑的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柽柳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有成千上万亩柽柳。与柽柳根伴生的肉苁蓉是一味中药,亩产600余公斤,深加工之后亩产值可达5万元以上。“柽柳﹢肉苁蓉”种植模式及柽柳中药、保健品等精细化工类产品的成功开发,探索出海洋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
威海积极开展大叶藻海草床规模化修复,打造“海底草原”“海底森林”。海草床能为大天鹅提供丰富饵料,每年吸引万余只大天鹅前来越冬,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
近年来,山东积极构建“一线、两区、九湾、多点”海洋生态修复格局,实施7个“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完成了31个渤海生态修复项目,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676公顷、岸线63公里。
携手共赢 开放合作拓展深化
近年来,以海洋为纽带,山东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拓展海洋对外开放,提高海洋国际合作水平,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
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2018年,山东开始建设面向东盟和中日韩双向开放合作的创新性平台——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围绕“港口、航运、贸易、金融”主线,取得了“1个智库、3个协调机构、14份权威报告、60多项重点交流合作”等成果。2019年、2020年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期间,22个涉海项目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12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签约。
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年会会址永久落户威海,第六届年会共有高端装备、海洋牧场、海洋生物、海产品贸易等领域的8个重点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东北亚地区政府、企业和社团开展海洋经济区域协作。
2020年7月,中日海洋经济对接交流洽谈会在济南举行,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化中日地方经贸合作搭建了高端平台、建立了有效机制。山东推动沿海各市与日本沿海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并组建海洋科技创新联盟。
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已成功举办2届,通过展示国内外海洋动力装备领域及其他涉海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共研海洋新业态、新模式、新思路,成功促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海洋信息服务等领域一批合作项目
畅通海洋开放通道,在青岛成立东亚港口联盟,开通6条中韩陆海联通通道,构建东联日韩、西接亚欧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做大做强“齐鲁号”欧亚班列品牌,城市间线路达38条,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44个城市。
千帆竞发,勇立潮头。步入“十四五”,山东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全面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支撑、两带提升、全省协同”的发展布局,进一步创新海陆统筹发展机制,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向海图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美、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
三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立了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切实加强党对海洋工作的领导,统筹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全面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科技创新攻关、海洋港口整合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海洋开放合作深化。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实现13187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48%,海洋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转型升级 海洋产业加速崛起
山东将现代海洋产业作为全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协同发力、集中突破,海洋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加快海洋渔业、海洋食品、海洋旅游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个,占全国的40%;海洋食品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保持国内先进;打造“仙境海岸”旅游品牌,建设海洋精品旅游发展示范区,2020年全省海洋旅游业增加值达1835亿元。
聚焦鱼类工业化养殖,山东企业率先研发建造出海洋牧场平台、深海养殖工船、深水智能网箱等一系列深远海养殖装备。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在离岸13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成功养殖出高品质三文鱼,打破了国外垄断,拓展了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传统渔业结出硕果。潍坊、滨州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改良培育,自主选育出适合鲁北高盐度海域生长的“广泰1号”等盐田虾苗,一举突破虾良种选育“卡脖子”技术。
威海依托近千公里海岸线和大乳山等山景线构成的独特自然景观,打造标准化自驾旅游公路、全域旅游创建示范路、全要素集聚融合发展示范公路,总长1001公里,覆盖全市90%以上的旅游资源。
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围绕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276个海洋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中集来福士集团设计建造的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仙境烟台号”,实现11项重大技术突破和114项优化改进,拥有80%的自主知识产权;最核心的钻井模块实现国内组装生产。该企业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是目前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完成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
加快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山东已在部分细分领域实现领跑。潍坊豪迈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重要力量,东营威飞集团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滨州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第八家海洋软管制造商。
山东积极谋划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实施沿海工业园区“增水”、居民海岛“供水”、沿海缺水城市“补水”、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科技支撑五大行动,目前全省建成海水淡化项目39个,产能规模42.09万吨/日,居全国前列。
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山东设立了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建立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蓝色药库”已建成现代海洋药物、现代海洋中药等6个产品研发平台。青岛大力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产业基地,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
动能澎湃 海洋科研不断突破
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山东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科考平台等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海洋发展活力。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实验室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院士专家座谈会等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全省拥有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7个,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32个。
山东实施海洋领域重大创新工程58项,启动“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大科研专项。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发起的“海洋创新药物开发计划”目前进展迅速,同时布局的一批海洋新药中,有望三年内进入临床;蛟龙号、科学号以及海龙、潜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为集聚海洋创新人才,山东成立了由11位院士领军、25名专家组成的省委海洋委专家委员会,实行“领军人才﹢产业项目﹢涉海企业”支持模式,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积极搭建科企对接平台,开发上线了以“找技术、找项目、找人才、找工作”为主要功能、市场化运营的山东省海洋科企对接平台,为服务海洋人才和涉海企业合作对接搭建载体;建设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200多家涉海企业参与其中。海洋科技的澎湃动能,正成为山东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的有力支撑。
握指成拳 港口整合落子成势
通过持续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山东实现全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2020年,山东省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突破14.2亿吨,同比增长7.5%,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147万标箱,同比增长6.5%,新增集装箱航线36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首要任务是结束各港口长期以来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供求失衡的状况。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勾勒出改革“路线图”“任务书”。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将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整合到一起,一体运行、相互融合。
港口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化学反应。通过整合,产生新的业态、新的空间、新的能量,实现“1﹢1﹢1﹢1>4”的效果。根据各港口区位和腹地产业特点,山东港口集团重新梳理航线资源,设计物流通道,着力从传统的装卸港向物流港、枢纽港、贸易港转变,推进高质量发展。
守护底色 海洋生态持续改善
从筑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警戒线”,到守好可持续发展“生命线”,再到扮靓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丽的“风景线”,山东漫长的海岸线正焕发出巨大魅力。
山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实行“湾长制”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湾长,设置湾长147名;健全陆海污染防治体系,坚决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同时,推进海岸带保护立法,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224个,总面积9969平方公里,实现重要海洋脆弱区、敏感区生态红线全覆盖,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1.5%。
近年来,日照海龙湾实施退港还滩生态修复整治项目,恢复了1882米生态岸线,新增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原有的煤炭堆场腾出2000余亩城市发展用地,重点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将带动500亿元项目投资。
位于渤海和黄海交汇区的长岛,实施风机拆除、裸露山体治理、岸线修复及近海养殖设施拆迁腾退,系统保护修复“山水林海城”,环境和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位于潍坊昌邑的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柽柳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有成千上万亩柽柳。与柽柳根伴生的肉苁蓉是一味中药,亩产600余公斤,深加工之后亩产值可达5万元以上。“柽柳﹢肉苁蓉”种植模式及柽柳中药、保健品等精细化工类产品的成功开发,探索出海洋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
威海积极开展大叶藻海草床规模化修复,打造“海底草原”“海底森林”。海草床能为大天鹅提供丰富饵料,每年吸引万余只大天鹅前来越冬,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
近年来,山东积极构建“一线、两区、九湾、多点”海洋生态修复格局,实施7个“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完成了31个渤海生态修复项目,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676公顷、岸线63公里。
携手共赢 开放合作拓展深化
近年来,以海洋为纽带,山东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拓展海洋对外开放,提高海洋国际合作水平,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
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2018年,山东开始建设面向东盟和中日韩双向开放合作的创新性平台——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围绕“港口、航运、贸易、金融”主线,取得了“1个智库、3个协调机构、14份权威报告、60多项重点交流合作”等成果。2019年、2020年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期间,22个涉海项目签约落户西海岸新区,12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签约。
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年会会址永久落户威海,第六届年会共有高端装备、海洋牧场、海洋生物、海产品贸易等领域的8个重点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东北亚地区政府、企业和社团开展海洋经济区域协作。
2020年7月,中日海洋经济对接交流洽谈会在济南举行,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化中日地方经贸合作搭建了高端平台、建立了有效机制。山东推动沿海各市与日本沿海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并组建海洋科技创新联盟。
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已成功举办2届,通过展示国内外海洋动力装备领域及其他涉海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共研海洋新业态、新模式、新思路,成功促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海洋信息服务等领域一批合作项目
畅通海洋开放通道,在青岛成立东亚港口联盟,开通6条中韩陆海联通通道,构建东联日韩、西接亚欧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做大做强“齐鲁号”欧亚班列品牌,城市间线路达38条,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44个城市。
千帆竞发,勇立潮头。步入“十四五”,山东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全面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支撑、两带提升、全省协同”的发展布局,进一步创新海陆统筹发展机制,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向海图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美、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