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即将摆上百姓餐桌
时间:2021-06-22
2021年6月21日,在距离海岸120多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中的三文鱼正式收鱼。此次“深蓝一号”网箱收鱼活动是国内首次规模化收鱼,平均体重超过4kg/条,成活率达到80%,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鱼类取得成功。
活蹦乱跳的三文鱼,经过吸鱼泵的传送,从击晕处理开始,到进入运输用HDPE保温箱,只需要短短45分钟时间,鱼体温度控制在0-4℃。全程冷链控制下的冰鲜三文鱼,最快需要12小时,就可以送到西海岸新区老百姓餐桌,36小时送到全国百姓家,远低于国外运输配送时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养殖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低纬度远海养殖三文鱼获得技术成功;第一批成品三文鱼走上国民餐桌,中国人终于吃上了自主养殖的优质三文鱼产品。
一、民企先锋,在探索和实践中奋力前行
在位于青岛以东120海里的黄海海域,海平面20米以下,有一片与山东省面积相当的冷水团。这座周长180米、高70米、质量超过1500吨的庞然大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深海养殖装备,因而得名——“深蓝一号”。
“深蓝一号”网箱,总投资11500万元,设计自带网箱水层调节结构、浮箱捕捞、网箱附着生物清除、鱼鳔补气等核心技术,同时配备远程升降系统、水下监控和实时水质监测系统,实现了自动投饵系统、发电系统和养殖系统管理一体化。在水温恰好适宜的黄海冷水团,预计“深蓝一号”每年可收获30万尾成品三文鱼,产量超1500吨,年产值超一亿元。
2014年起,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专家团队,开启了养殖探索和装备制造的双重探索。然而跨出的每一小步,都步履维艰。
2018年6月,“深蓝一号”下水启用。然而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就因严重的设计建造缺陷问题,导致网箱网衣出现破裂,眼看就要成鱼收获的近30万尾三文鱼顷刻逃逸,不仅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使即将成型的三 文鱼上市计划推迟了长达2年之久。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万泽丰顶着巨大的资金等各方面压力,决定起浮回港,将“深蓝一号”拖至船厂,进行修复改造。
2019年7月,正式完成复装的“新深蓝一号”再次起航,21.6万尾三文鱼种承载着万泽丰人的殷殷期盼,再次投入网箱之中……
每一步艰辛的探索,历历在目:
2015年,《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项目》正式启动;
2015年6月,建造了我国第一个淡水低温节能环保循环水育苗系统;
2016年1月,第一批进口三文鱼鱼卵启动孵化;
2016年3月,多水源鲑鳟鱼类海水驯化系统开建;
2017年5月,第一批三文鱼苗投入冷水团PE抗风浪网箱开展深远海养殖;
2017 年7月,中国首艘养殖工船启用;
2017年11月,启动建设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全潜式钢构养殖网箱“深蓝 1 号”;
2018 年7月,“深蓝 1 号”网箱投入第一批三文鱼苗;
2019 年 1 月,收获“深蓝 1 号”余存的2万尾三文鱼,标志着养殖鲑鳟鱼的技术路线中试成功,同期“深蓝 1 号”开始回港返修;
2019年7月,“新深蓝一号”修复改造完成,成功复装;再次投入新一批10.5万尾三文鱼鱼苗,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
二、国企接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奋力担当经略海洋使命
在低纬度海域,利用底层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属于全球技术难题,项目从一开始,万泽丰及专家团队就进入了行业无人区,企业投入了全部资金,完成了“深蓝一号”改造建设。在深蓝一号和养殖工船改造、陆基养殖场建 设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时,作为民营企业的万泽丰资金告急。
在企业把路径技术探索完成,需大规模推广发展的关键时刻,肩负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战略使命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及时出手,通过混改成立国企控股公司,搭建合作新平台,及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叠加陆海统筹和深远海开发两大战略,深耕绿色养殖,建设蓝色粮仓,全面进军深远海,打造海洋强国新支点。
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这一项目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按照批复要求,西海岸新区要拓展海水养殖发展空间,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开展试验示范;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在深远海养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国企担当,推进项目快速实现新突破:
2019年1月,西海岸新区国有资本与万泽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冷水团三文鱼项目。
2019年7月,“新深蓝一号修复改造完成,成功复装;再次投入新一批10.5万尾三文鱼鱼苗,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
2020年8月,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获批。
2021年4月,养殖工船开始改造,成为全球首艘远海作业三文鱼加工船。
2021年6月,成功收获第一批成品三文鱼。
三、强强联合,试验区开发建设全面进入新阶段
在试验区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山东海洋集团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全面挺进深远海开发,全力担当国家战略,为试验区开发建设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1年2月24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山东海洋集团、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就共建试验区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5月17日,山东海洋集团全资设立了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6月底,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万泽丰集团、青岛海洋投资集团三方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成为试验区开发建设的运营管理主体,进一步加快推进试验区开发建设。
山东海洋集团将整合现有在船舶运营管理、海工装备开发、苗种繁育、海洋牧场、冷链仓储、加工运输、水产品贸易、线上线下销售、供应链金融、对外合作等方面优势,在育苗、养殖、装备、资金等深远海养殖关键环节中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依托大型养殖装备的全新深远海养殖现代渔业产业模式,在全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中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与规模发展。
试验区着眼于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养殖为基础,建设“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其中,陆基产业园区建设苗种培育产业园区、海水驯化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科技研发园区三类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采取“1+N”全新养殖模式,即“1个中央综合管理平台+N个分布式网箱”。
预计到2025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造海上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实现海上规模化养殖,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
试验区开发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
强强联合,国民共进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我们坚信,
深远海开发建设的步伐必将加速迈进。
活蹦乱跳的三文鱼,经过吸鱼泵的传送,从击晕处理开始,到进入运输用HDPE保温箱,只需要短短45分钟时间,鱼体温度控制在0-4℃。全程冷链控制下的冰鲜三文鱼,最快需要12小时,就可以送到西海岸新区老百姓餐桌,36小时送到全国百姓家,远低于国外运输配送时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养殖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次低纬度远海养殖三文鱼获得技术成功;第一批成品三文鱼走上国民餐桌,中国人终于吃上了自主养殖的优质三文鱼产品。
一、民企先锋,在探索和实践中奋力前行
在位于青岛以东120海里的黄海海域,海平面20米以下,有一片与山东省面积相当的冷水团。这座周长180米、高70米、质量超过1500吨的庞然大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深海养殖装备,因而得名——“深蓝一号”。
“深蓝一号”网箱,总投资11500万元,设计自带网箱水层调节结构、浮箱捕捞、网箱附着生物清除、鱼鳔补气等核心技术,同时配备远程升降系统、水下监控和实时水质监测系统,实现了自动投饵系统、发电系统和养殖系统管理一体化。在水温恰好适宜的黄海冷水团,预计“深蓝一号”每年可收获30万尾成品三文鱼,产量超1500吨,年产值超一亿元。
2014年起,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专家团队,开启了养殖探索和装备制造的双重探索。然而跨出的每一小步,都步履维艰。
2018年6月,“深蓝一号”下水启用。然而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就因严重的设计建造缺陷问题,导致网箱网衣出现破裂,眼看就要成鱼收获的近30万尾三文鱼顷刻逃逸,不仅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使即将成型的三 文鱼上市计划推迟了长达2年之久。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万泽丰顶着巨大的资金等各方面压力,决定起浮回港,将“深蓝一号”拖至船厂,进行修复改造。
2019年7月,正式完成复装的“新深蓝一号”再次起航,21.6万尾三文鱼种承载着万泽丰人的殷殷期盼,再次投入网箱之中……
每一步艰辛的探索,历历在目:
2015年,《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项目》正式启动;
2015年6月,建造了我国第一个淡水低温节能环保循环水育苗系统;
2016年1月,第一批进口三文鱼鱼卵启动孵化;
2016年3月,多水源鲑鳟鱼类海水驯化系统开建;
2017年5月,第一批三文鱼苗投入冷水团PE抗风浪网箱开展深远海养殖;
2017 年7月,中国首艘养殖工船启用;
2017年11月,启动建设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全潜式钢构养殖网箱“深蓝 1 号”;
2018 年7月,“深蓝 1 号”网箱投入第一批三文鱼苗;
2019 年 1 月,收获“深蓝 1 号”余存的2万尾三文鱼,标志着养殖鲑鳟鱼的技术路线中试成功,同期“深蓝 1 号”开始回港返修;
2019年7月,“新深蓝一号”修复改造完成,成功复装;再次投入新一批10.5万尾三文鱼鱼苗,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
二、国企接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奋力担当经略海洋使命
在低纬度海域,利用底层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属于全球技术难题,项目从一开始,万泽丰及专家团队就进入了行业无人区,企业投入了全部资金,完成了“深蓝一号”改造建设。在深蓝一号和养殖工船改造、陆基养殖场建 设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时,作为民营企业的万泽丰资金告急。
在企业把路径技术探索完成,需大规模推广发展的关键时刻,肩负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战略使命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及时出手,通过混改成立国企控股公司,搭建合作新平台,及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叠加陆海统筹和深远海开发两大战略,深耕绿色养殖,建设蓝色粮仓,全面进军深远海,打造海洋强国新支点。
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这一项目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按照批复要求,西海岸新区要拓展海水养殖发展空间,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开展试验示范;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在深远海养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国企担当,推进项目快速实现新突破:
2019年1月,西海岸新区国有资本与万泽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冷水团三文鱼项目。
2019年7月,“新深蓝一号修复改造完成,成功复装;再次投入新一批10.5万尾三文鱼鱼苗,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
2020年8月,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获批。
2021年4月,养殖工船开始改造,成为全球首艘远海作业三文鱼加工船。
2021年6月,成功收获第一批成品三文鱼。
三、强强联合,试验区开发建设全面进入新阶段
在试验区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山东海洋集团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全面挺进深远海开发,全力担当国家战略,为试验区开发建设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1年2月24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山东海洋集团、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就共建试验区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5月17日,山东海洋集团全资设立了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6月底,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万泽丰集团、青岛海洋投资集团三方将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成为试验区开发建设的运营管理主体,进一步加快推进试验区开发建设。
山东海洋集团将整合现有在船舶运营管理、海工装备开发、苗种繁育、海洋牧场、冷链仓储、加工运输、水产品贸易、线上线下销售、供应链金融、对外合作等方面优势,在育苗、养殖、装备、资金等深远海养殖关键环节中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依托大型养殖装备的全新深远海养殖现代渔业产业模式,在全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中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与规模发展。
试验区着眼于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养殖为基础,建设“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其中,陆基产业园区建设苗种培育产业园区、海水驯化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科技研发园区三类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采取“1+N”全新养殖模式,即“1个中央综合管理平台+N个分布式网箱”。
预计到2025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造海上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实现海上规模化养殖,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
试验区开发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
强强联合,国民共进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我们坚信,
深远海开发建设的步伐必将加速迈进。